Search

雙層公寓的小花離開了,她才22歲。
除了唏噓不捨,又覺得無奈。

不久...

  • Share this:

雙層公寓的小花離開了,她才22歲。
除了唏噓不捨,又覺得無奈。

不久前,朋友的妹妹聊天時跟我敘述她想要當網紅或youtuber的志向,
看她眼神閃閃發光,
我只跟她說了兩次,記得鏡頭前的是表演。

參加雙層公寓的小花,她期盼的是愛。
社會給她的則是教訓跟打擊。

不同語言區的國家都看得到的節目,酸言酸語幾乎是全世界襲來,
入戲後的觀眾,批判、謾罵就如失控的卡車,
被評論的人只能站在原位,
張開手等著不知道何時何處會衝來的撞擊。

有人會說,想參加節目就該承受評論啊!

也許吧,這也許是所有網紅、演出者都該有的心理準備,
但身為觀眾時,又該保有怎樣的素養準備?

素養,也許就像口罩,戴著雖然稍嫌悶熱,
但不至於讓口水恣意噴濺到別人,
保護了彼此,保留了空間。

給卡車一個煞車,讓它能選擇輕輕的經過甚至停下來。

但這個社會,我們怎麼可能要求所以人都擁有素養?

所以,無論是參加節目的演出,或者是自願性經營的網路平台,
甚至只是暴露一部分自己的私生活,就像妳我都擁有的IG、FB,
妳該學會認清楚,要把多少給鏡頭,把多少保留給自己。

妳無法抵擋所有的批判都不要來,至少,要保留底線,不要把生活全數賣掉,
網路上的、帳號上的、照片裡的、影片裡的,要更審慎才行,
認清楚何為表演,何為真實。
學會讓自己不陷入複雜又無法抽離的狀態。

網路霸凌層出不窮,就是因為我們要對抗的不是某個強大的幕後黑手,
我們要對抗的,其實是我們自己。

一句話,可以讓人獲得救贖,也能輕易奪人性命。
這是數位時代輕易擁有鍵盤的每個人自己的功課,
做什麼事會傷到對方 ? 做什麼會傷害到自己 ?
學會察覺自己的行為,不要成為情感麻痺的人。

很多人覺得雙層公寓好看,那是因為每個眼神流轉、情緒的竄動,都透過剪輯放大鏡來看,
每個人的性格瑕疵、喜怒哀樂,都在無腳本的互動中刻意顯現出來,
觀眾想要最簡單的方式入戲,
觀眾想要清楚的「人物設定」,想輕鬆貼上「標籤」。

而最終,最好看的、最精采的、最有戲劇張力的,
卻往往不能代表一個人的全部。


最讓我唏噓不捨又無奈的是,

當初參加雙層公寓的小花,她尋覓的是期盼的愛。
她不夠完美,她有性格缺點,
她跟妳我所有投入在各種平台的人一樣,

而這樣的她,
其實只是想被愛。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美妝,保養,穿搭,繪圖,手作,攝影,模特,生活 部落格: https://igrass.tw/
View all posts